终身学习活动周②|秋阳洒满江南城,银龄学子觅新知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
日期:2025-11-04 09:42:29  发布人:010346  浏览量:14

11月3日,作为江苏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以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孟亚俐、沈燕洁两位老师组织老年学员开展了“龙运建筑文脉科普游学”活动。17名老年学员前往中国花卉博览园,在文化熏陶与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度过了充实的一天。

上午9时左右,游学团首先抵达中国花卉博览园北门的第四届金秋菊花展现场。一座高达7米的巨型菊花宝塔巍然耸立,构成了“登高望远”主题造景;层叠的花瓣与独特的廊架相互映衬,饶有趣味。17位老年学员有的驻足观赏,有的拿起手机记录美景。78岁的许阿姨凑近一朵黄菊仔细端详,还不时与身旁的学员交流:“你看这菊花瓣层次多丰富,比家里养得精致多了!”在造景前,老人们排成两排合影,笑容在秋日暖阳下显得格外灿烂。

随后,学员们步入雅集园内的油灯博物馆,由金牌解说员引领,众人穿梭于1500余件展现“世界各地油灯”的时光长廊。从远古时期的陶制油灯到近代的铜质灯盏,从东方的青花油灯到西方的玻璃灯器,解说员对每一件展品的年代及背后故事均进行了细致讲解。当众人来到镇馆之宝——西王母油灯前时,老人们纷纷聚拢过来,有人就油灯的造型寓意进行询问,有人对器型演变表示关切,解说员皆耐心地逐一作答。

于博物馆展区的末端,一件“特殊展品”激起了学员们的热烈讨论——此乃一件曾随火箭升入太空、承载着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意义的器物。“未曾料到油灯竟能与太空产生关联,陈履生先生的收藏着实丰富多样!”学员周阿姨感慨地说道,在场的老人们无一不被该藏品的独特性及其文化内涵所震撼。

上午11时,游学团踏入刘海粟夏伊乔美术馆。馆内陈列着130余件书画真迹,涵盖油画、国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既有刘海粟先生笔力苍劲的泼墨山水之作,也有夏伊乔女士笔触细腻的工笔花鸟画卷,还有其女儿刘蟾的水墨花卉作品。老人们在画作前静立观赏,不时轻声探讨画作的笔触与色彩运用,浓厚的艺术氛围令大家回味无穷。

午后,阳光愈发柔和,学员们转移至自然馆。推开馆门,热带雨林的湿润气息迎面扑来——高大的旅人蕉舒展着叶片,附生兰于枝干间绽放;在沙生植物区,形态各异的仙人掌、龙舌兰以及树龄达八百年的油橄榄树等尽显顽强的生命力;水生植物区两面树的奇特景观,引得老人们纷纷拍照留念。“平日里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奇花异草,今日亲手触摸了一番,实在是饶有趣味!”张阿姨的话语中满是欣喜之情。

当日15时,游学团抵达诗意江南古建筑群。粉墙黛瓦的民居、蜿蜒曲折的复廊、具有透景效果的花窗、堆叠有序的假山等景观,令老人们仿若置身于传统江南水乡之中。孟老师依据建筑结构,阐释“龙运”文脉里“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老人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轻抚斑驳的墙面,感受历史的厚重。

“老年游学并非浅尝辄止地‘走马观花’,而是应让老年人在‘看、听、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愉悦身心。”活动组织者、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及省级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孟亚俐称,“此次活动将建筑文脉、艺术赏析与自然科普相融合,意在使老年人于行走之间感受文化的魅力,提升晚年生活的质量。”

夕阳西下,老人们带着一天的收获踏上归程。他们的手机相册中,存满了菊花、油灯、书画以及古建筑的照片,并且纷纷表示:“下次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还要参加!”这温馨的场景,正是常州老年教育“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生动体现。(图/沈燕洁  文/孟亚俐  复审/凌晓琴   终审/许明)

b61f3bdc728040f37c53adcec063dd97.jpg

0cc813939c72ab867d3278bf4b21bf11.jpg

574f494b6e92ce800fa14effdac59fae.jpg



核发:010346 点击数:14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苏ICP备09032922号

版权所有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宣传部主管

学院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殷村职教园和裕路1号 邮编:213147
咨询电话:0519-86960324(培训)、0519-86979105(成教)、0519-89192791(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