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课堂进社区,历史文脉润心田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胡婕老师为虹景社区老党员生动解读常州古建筑
日期:2025-10-18 10:33:24  发布人:010346  浏览量:0

秋意渐浓,学意正酣。10月16日下午,天宁区虹景社区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场别开生面的古建筑知识课正在这里温情上演。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基础部的胡婕老师应邀走进社区,为辖区内的老党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古建筑里的常州文脉”的精彩讲座,以常州地标性古建筑文庙和文笔塔为范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古建筑的营造智慧、布局玄机及其承载的深厚城市历史文化。本次课程是天宁区老年大学(天宁区社区培训学院)联手高校志愿团队共同组建的“幸福微学堂”系列课程之一,邀请高校教师走进社区授课,旨在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补齐短板、共同进步”的智慧助老学习共同体,利用高校优秀教育资源深入广泛服务于社区老年群体。

 胡老师首先从古建筑的“布局特点”讲起。她以常州文庙为例,详细阐述了我国传统建筑群遵循中轴线对称、院落递进的布局理念,如何体现儒家文化中秩序井然、尊卑有别的伦理思想。同时,她也将文笔塔的选址与常州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风水”意象相联系,解释了其作为“文运”象征,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寄托了古人期盼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景。这种将建筑形态与文化内涵紧密结合的讲解方式,使老同志们对身边熟悉的建筑有了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我们看古建筑,不能只看它的外形,更要读懂它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密码。”胡婕老师强调。她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图片资料,讲述了文庙在历史变迁中的角色演变,从祭祀孔圣人的庄严场所到文化教育的重地,其功能的变化正是常州城市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而文笔塔的兴废与重建,则串联起了常州文脉的赓续与城市精神的传承。胡老师娓娓道来,将古建筑里蕴含的城市历史、人文精神、民俗风情等一一道出,使得整堂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场情感的共鸣和文化的浸润。

 课堂上,胡老师还不时与老党员们互动交流。许多老党员在常州生活了大半辈子,对文笔塔、文庙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鲜活的记忆。他们分享了自己年轻时关于这些建筑的见闻,提出了心中的疑惑,胡老师都一一予以解答和探讨。现场气氛活跃而温馨,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一直鼓励教师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地方文化建设。胡婕老师的这次社区授课,是高校知识资源反哺社会、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的生动实践。它成功地在学院与社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让深藏在典籍与专业领域中的古建筑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滋润了社区居民的心田。

 此次古建筑知识课,不仅为虹景社区的老党员们打开了一扇窥探家乡历史文化的窗口,更激发了大家共同守护城市文脉、传承地方历史的责任感。古老的建筑在细致解读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深厚的文化也在这一代代人的讲述与聆听中,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图/文  胡婕  复审/凌晓琴  终审/许明)

0e17067362ef1666715e9fdb76370c44.jpg


核发:010346 点击数: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苏ICP备09032922号

版权所有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宣传部主管

学院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殷村职教园和裕路1号 邮编:213147
咨询电话:0519-86960324(培训)、0519-86979105(成教)、0519-89192791(技能)